多米体育去年,一部花费近4年时间拍摄制作而成的纪录电影《小园林》问世,填补了中国历史上苏州园林题材影院电影的空白。该片于去年10月6日成为巴西圣保罗中国电影展的展映作品之一,并正式入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澳门国际电影节以及第13届“光影纪念”中国纪录片学院奖。3月28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公布了“北京展映”的首批片单,《小园林》入选其中的“真实至上”展映单元。
《小园林》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多个普通市民在小富起来之后自觉为苏州建设“百园之城”做出努力和奉献的故事,经由小园林这样的物理家园,透视人们的精神家园,展现苏州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小园林》即将公映之际,本期《对话江南》邀请该片出品人和总制片人苏州大学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倪祥保教授,揭秘其诞生背后的故事。
倪祥保:这其中有多重因素。2017年,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纪录中国纪录苏州”纪录片提案大赛,面向社会征集能够反映苏州历史文化、社会人文、自然环保、民俗风情等元素的内容题材。苏州科技大学老师、苏州首部城市形象微电影《苏州情书》的主摄影师卢震宇看到征集信息后联系我,希望我能帮忙出出主意。当时,我正好处于即将退休的阶段,一方面希望为自己退休后找些事情做,另一方面我喜欢研究苏州园林,所以经过商量后,决定一起参与征片,拍摄一部以苏州小园林为题材的纪录片。
倪祥保:这要从上大学时说起,1978年至1982年,我还在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读书,至今犹记得,那时候去网师园只要3分钱。我经常带上几个馒头、一瓶冷开水、一些萝卜干咸菜,在网师园里面待一天。看书,读园林楹联、碑刻、匾额,与古人对话,完全沉浸在园林里。那时候,园林里鲜有游客,很幽静,我十分享受这样的“园林人生”。通过与古人留下的文字和其文化思想进行心灵交流,获得了不少属于自己的审美感受。渐渐地,我对园林有了些独特的理解,也发表了多篇关于苏州园林的学术论文,如《试论苏州三大名园的立意与置景》《苏州园林:多元融溶的和谐之美》《苏州古典园林营建中的生态意识》《“退思园”造园意象内蕴浅析》《沧浪亭的命名与特色》《格物致知作为方法的江南园林声像创作探析》等。
倪祥保:假石山、古亭台、奇花和异草,营造布局,方寸得天然。这是许多苏州人的园林情结和造园梦想。改革开放后,一些苏州人亲手设计、建造属于自家而又愿意定期免费对外开放的小园林,传承感受诗意古雅的生活意趣,展现新时代苏州市民的思想风貌。《小园林》记录了苏州的蔡家、纪家、王家各自造园的故事,他们把勤劳积累的财富用于建造自己的梦想园林,亲力亲为、持之以恒,很有成就感。但在园林的日常生活之中,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机,让人从中体悟责任、亲情、人性等,引发联想。
著名金石篆刻家蔡廷辉,建造了4个小园林。他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尽可能不断完善富有创新性的那几个小园林。事实上,这将给后人留下很重的负担,因为守护好这些园林并不容易。于是,如何平衡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和今后传承的问题,就都不可避免地浮出水面。类似问题,在纪家和王家也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古玩收藏家纪建平,在靠近东山的太湖之畔建造了一座私家园林道勤小筑。这是由苏州市园林与绿化管理局公布的第一个由个人自建、自住并免费向社会预约开放的私家园林。园林中的纪元亭,为庆祝园主外孙程纪元出生而建。祖孙三代时常在园林里学文习艺,嬉戏游乐。为了维系这个园林的收支平衡,园主的女儿和女婿利用园林开了一家很有特色的咖啡馆,如今已小有名气。王惠康家的园林嘉树堂,在建成10年之际,精修其中主假山及附近景观。园主的儿子出国学习10多年后回国,为了让他获得更多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知识,园主在这个苏州小园林里为其举行了相对传统的拜师仪式和书画、曲艺雅集。
倪祥保:都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不假。参加选题征集大赛时,我们存在一个误解,以为选题入选了,会有感兴趣的企业来投资,其实完全没有,而我们又不想放弃这个自己觉得蛮好的选题。几经商量,决定几个人合作集资拍摄。为了保证质量,特别邀请苏州大学校友、上海纪实频道著名纪录片导演周洪波加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这样,自愿组合的创作团队玩了一把“有点贵”的情怀。实际拍摄历时2年,加上后期制作和少量补拍,花费近4年时间,总投资400多万元。
倪祥保:最难的部分在于,我们既要想办法拍摄园主一家的生活日常,又要尽可能呈现故事性的内容。比如,家庭生活中多少会存在意见不统一,对于有些问题看法不一致,甚至是不愉快的情况。由于我们不可能经常待在被拍摄者家中,同时与拍摄主角之间达成了约定:相互无经济往来,凡是不愿意被拍的内容就不能拍,因此整部纪录片的故事性要弱一些。
另外还有一个难点,我们采用的是比较客观的跟拍方式,呈现的所有画面都是拍摄过程中自然发生的。这也意味着,画面转瞬即逝,由于不太清楚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一旦机位判断失误,大部分内容就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也确实应了那句“艺术总是遗憾的”。
事实上,有些纪录片能拍摄到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我们拍摄的人物就是努力实现园林理想的普通苏州市民,他们生活中发生什么,我们就记录什么。平淡却富有真情实意,这应该是这部纪录片的特色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有点像苏州著名作家陆文夫写过的一本小说《美食家》里不放盐的那一道菜。
倪祥保:比如在王家,我们拍摄到了两次雅集,这是平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在之前的点映中,曾有观众认为雅集是提前安排好的,其实不然。第一次雅集是一场朋友欢送会,我的大学同学、昆曲研究专家周秦,为了欢送一位曲友、昆山杜克大学教授回美国,邀请一些古琴、昆曲艺术家,在王家举办了这场雅集,一切自然而然。另一次是园主为从英国回来的儿子举办了一场拜师仪式和书画雅集。由于我们的拍摄并不干扰,也无法影响相关活动的自然进行,所以相关拍摄效果确实不如人意,但真实感很强。
倪祥保:苏州园林以私家园林出名,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9座古典园林,是其享誉海内外的高峰,仿佛是光鲜的面子。从起源意义和传承发展角度看,数量众多的古今苏州小园林则构成苏州园林的高原部分,好比是温暖的里子,只是很多至今仿佛“养在深闺人未识”。在现代都市化背景中多米体育,以文人、主题、私宅见长的苏州古典园林,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和公共文化产品。人们见过再精美的苏州园林,其实那不过是静态的标本。那些改革开放后建设的很多苏州私宅小园林,既见证了苏州园林文脉的当代传承,见证了建设美丽苏州与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步前行,也见证了苏州市民坚持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努力。
因此,《小园林》体现的不仅是当代苏州人延续园林文脉的一种创造行为,事实上,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园林发展历史的遥远的影子。大江大河是由千万条小溪流汇聚而成的,我希望通过《小园林》,让大家感受新时代苏州普通市民的生活追求和精神世界。在此之前,所有讲述新时代的苏州故事中,很少有如此深入的表达。
苏州日报:你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小园林》具有很强的主流纪录片属性,这句话怎么理解?
倪祥保:根据投资情况来说,《小园林》是一部独立纪录片,但实际上,我从内心把它定性为“非主流”的主流纪录片。在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一则选片人评语让我印象尤深,有一种素昧平生而遇知音之感。评语中提到:古今中外,人们都在思考这两个问题“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究竟什么构成了“我”,我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这一系列形而上的问题,被园林这一具象的物质形态承载了千年,成为“我”的外化,园林处处表达着主人的喜好、真伪和价值观。
苏州小园林虽然没有名园的荣光与华彩,但是拥有苏州园林宝贵的血肉和灵魂;虽然没有沧浪浩歌与退思情怀,但是延续着艺圃意趣和耦园人生,更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向前。它们既客观记录了新私家苏州小园林建设,又真实再现了小园林主人的苏式日常生活,让观众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园林是人居境域”。因此它是很有苏州范的,也是很有江南范和中国范的;是很平常性的,也是很有诗意和榜样力量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小园林》切口小,接地气,其内蕴的思想意义具有很强的主流纪录片属性和非常正面的传播效果。只不过,与常规的主流纪录片相比,《小园林》需要大家慢慢细品,才能解读出其中的韵味。
倪祥保:计划在4月公映,由于题材性质,我们准备走的是艺术院线。如今的观影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可能对喜剧片、大制作片更感兴趣,但在多元化发展的电影市场上,《小园林》就像一杯凉白开,虽然平淡,但其实更健康。所以,我们对这部纪录电影的传播是有信心的,相信它会吸引对苏州文化、对平淡真实感兴趣的观众。
倪祥保:我们有这个想法。实际上,在《小园林》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不只拍摄了这3户人家,还积累了其他造园者的不少很好的素材。在成片征求各方专家意见时,绝大部分专业人士强烈建议我们,先以3户人家的故事形成一部影院电影,我们采纳了。今后,我们计划将已经拍摄到的相关内容,做成小微化的系列纪录片,让大家了解到,苏州有如此多的普通市民在财力允许范围内,自己建造小园林,过着惬意的园林生活,传承苏州园林文脉。另外,王家、蔡家和纪家的生活还在继续,造园者仍在不断地“精修”园林,还有新的故事发生。我们希望有可能继续跟进拍摄,期待记录三年、五年以后的不同,八年、十年之后的变化,让时间的力量使纪录片带来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及展示。
倪祥保:我认为,苏州对中国电影发展一直是有贡献的。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早期电影的百分之七八十在上海出品,苏州其实是上海电影生产的“后花园”。不仅很多著名电影人都是苏州籍,很多影片也都在苏州取景拍摄。苏州有精美的古街古巷、小桥流水,有浩渺的太湖和坦荡的水乡田野,这在过去和现在来说,都是难得的影视拍摄外景地。当然,苏州不应该只是成为非常理想的影视拍摄外景地,还应该是挖掘和展示影视拍摄内容的一处富矿。
苏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的城市,应该在创作能够反映苏州历史悠久、文化创新的电影和电视剧方面做更多努力。例如非遗题材纪录电影《天工苏作》,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出海,让更多观众看到了一个充满江南雅韵的别样苏州。但苏州文化特色不只是园林、昆曲、评弹、苏剧、刺绣等,如果能从苏州市民日常生活中提取好的素材,同时展现优秀的苏州历史文化,那就是更苏州的、更接地气的。我们所创作的《小园林》其实算是个尝试,虽然也许难以带来轰动的市场效应,但我们还是努力想把它传播得更长远、更好。
倪祥保,常熟人,苏州大学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三角影视戏剧研究会和江苏传媒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当代电视》和《电影新作》编委,担任过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评审委员和中国金鸡奖国际影展评委,作为当代影视艺术研究名家入选《中国电影大百科辞典》。独立撰写或主编学术著作、教材、论文集12部,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200多篇。
采访最后,我问了倪祥保一个问题:“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电影的?”他回答“1986年”,而后又立即补充:“甚至更早一点,就是因为和《苏州日报》的缘分,让我走上电影的道路。”
这无疑是本次采访的一个小彩蛋,看着我十分惊讶的表情,倪祥保娓娓道来:“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念中文系时,我们老师说有机会到《苏州报》(《苏州日报》的前身)实习,选了几个学生。或许因为我曾在乡下当过土记者和广播站站长,有这方面的基础,就被选中了。实习时,我的带教老师是副刊的一位老前辈,叫张昌颐。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当时黄天荡附近一带农村进行采访,写了三篇新闻稿,都被刊登出来了。”
倪祥保说,留校工作之后,有一次在路上,他与张昌颐老师偶遇,张老师请他为《苏州日报》副刊写写文章。他当时就提出了一个颇有“野心”的要求:“我说张老师,能不能让我开一个专栏,写写应该怎么欣赏电影艺术。他先是愣了一下,后来说可以。”就这样,倪祥保写了十多篇关于电影艺术鉴赏的专栏文章,每星期在副刊上刊登一篇。此后,电影院找到他,邀请他免费看电影后写影评,许多人也在读了他的影评后去看电影。
正是这样的经历,有力地支持了倪祥保的电影教学梦想。1986年,倪祥保向学校申请,晚上免费为学生上一门关于如何欣赏电影的课程。他由此成为苏州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开设电影课的老师。“当时苏州大学没有人研究电影,为了成就自己当教师的梦想,我就出奇招,悄悄地开辟出一块自留地。”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电影课程感兴趣,国家对电影电视也日益重视,于是,倪祥保就将相关课程及专业在苏州大学建立了起来。
如今,年逾古稀的他,依旧在这片领域耕耘,播撒知识种子。除了继续研究影视艺术和苏州园林审美,也与一群同道人通过影像的力量,记录下那些蓬勃、生动、真实、鲜活的人和事,以及不能两次踏入的时间之流。(凌欣炜)
苏ICP备2023002088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330073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